首页
搜索 搜索

利率下调 “存款搬家”加速?结存、债券固收类基金搭配等成“平替” 业内:银行理财或迎增量资金-全球播资讯

金融界     2023-05-17 21:09:32

财联社5月17日讯(记者 高萍)继4月部分中小银行部分期限定存利率下调后,近期通知存款利率也进行了一轮新的调整。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通知存款利率下调后,诸如结构性存款或债券固收类的基金搭配是近期较多客户的选择。


【资料图】

对于存款利率下调,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这将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存款搬家”的现象或将强化,个人有可能将存款资金转移至消费投资等活动。另外,经历去年两轮破净潮后,有数据显示,银行理财破净率连续5个月下降,理财市场规模近期呈现回暖迹象。业内认为,考虑到储户对于原属于存款的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往往更高,因此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或将迎来增量资金。

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单日额度不到2小时售罄 存款利率“2时代”资产如何配置?

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跨城存款”近期一度引发市场热议。普通定期存款之外,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也成为近期较多银行客户的选择。

一位银行客户经理称,不同类型的客户会有不同的需求,存款产品风险低,利率一般而言也比其他产品低一些,选择购买存款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也会较低,所以产品的安全性是这类客户的首要考虑点。

“近期存款利率下降,主要体现在智能通知存款,这部分资金会流到其他风险较低,但收益又有空间的产品。”一家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例如像结构性存款或者是债券固收类的基金搭配是比较多客户的选择。对于结构性存款,该客户经理称,目前该行“结存每天放额度,售卖不到2小时就售罄了”。

近期,多家银行对通知存款利率进行调整,按照新规,7天通知存款最高利率从2.1%左右降至最高1.55%。此外,去年以来,大行、股份行、中小银行等先后下调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大额存单遭到抢筹。

“国有行普通定存利率去年下调后,截至目前未再次调整基准利率,但是大行的大额存单基本没有额度了。”近日,一家大行青岛某支行客户经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4 月底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新发售产品的定价利率从3.5% 降至3.0% 。步入 5 月以来,多家小银行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3 年期挂牌利率调整到2.65% 左右。“存款利率进入‘2 时代’,要做好中长期资产规划,锁定长期收益,国债、定期可搭配购买。”该客户经理如是说。

一名中小银行客户经理称,对客户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存款较多,总体收益率将有所下降,应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财需求,做好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如果有做长期投资的准备,也可考虑加大对保险和基金产品的配置力度。

储蓄向理财转化趋势正在发生?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或迎增量资金

对于存款利率下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对储户而言,存款利率下调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存款搬家”的现象或将强化,个人有可能将存款资金转移至消费投资等活动。考虑到储户对于原属于存款的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往往更高,因此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或将迎来增量资金。

明明具体表示,注意到在4月居民存款结束连续13个月同比多增的同时,理财规模则是时隔半年止跌回升,债券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也较3月上行,说明一部分储户在“存款搬家”后,将目光投向这类低风险资管产品。同时,明明也认为,考虑到储户对于原属于存款的资金会有更高的安全性需求,理财为代表的这类市场未来还将持续迎来增量资金。

数据显示,4月理财规模显著回升,12家理财公司存续规模17.2万亿,较3月增长7.4%,较年初下降4%。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据此推算,4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26-27万亿左右,4月单月增量1.5-2万亿。

展望二季度及后续,王一峰认为,理财规模预计温和扩张。其中,王一峰分析称,存款与理财存在“跷跷板”效应,一方面,前期赎回压力冲击下,由理财阶段性回表避险的部分资金,有望适度回流理财;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仍高,2023年1-4月新增居民存款8.7万亿,同比多增近1.6万亿,存款存在外溢可替代投资品可能。以招行为例,储蓄向理财转化的趋势正在发生,主要转向一些现金类的稳健、低波产品。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存款利率调降后,对储蓄存款的迁移有一定影响,债券市场作为一个重要投资方向,有望迎来一部分增量资金。从存款迁移的角度来看,存款利率下行后,存款吸引力有所降低,存款流出资金有望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债基等金融产品流入债市。

在存款利率下调,以及理财等回暖背景下,对居民理财投资有何建议?普益标准研究员郑哲涵称,投资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面对短期波动,投资者首先需要主动了解各类型产品的基本风险收益特征,减少非理性的收益预期;其次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风险偏好、明确投资需求,规避盲目跟风情况的发生,并在投资需求与风险偏好出现偏离时迅速调整投资方案;最后需要理性看待理财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树立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尊重市场规律,避免追涨杀跌。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高萍

X 关闭

今日工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