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烟台打造了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_全球微动态
原标题:去年,烟台打造了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周日上午9时,居住在烟台莱山区暖山国际城社区的黄阿姨,从家出门步行5分钟,来到附近的家家悦超市,采购了一些蔬菜和水果,又步行10分钟到修车行取回了前一天送修的自行车。“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还好这个市场里有个店能修,家中小修小补的活儿也有着落了。”随着社区周边的裁缝铺、洗衣店、文印店等便民业态陆续完善起来,黄阿姨感觉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资料图】
这是烟台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一个缩影,为市民“圈”出家门口的幸福。2022年,烟台在市区打造了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样板,实际新增基本保障类和品质提升类门店451家,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最大程度享受社区医疗卫生、社区文化体育以及社区便利购物、餐饮、缴费、理发、日常修理、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以“一刻钟”为半径,勾勒出城市居民幸福生活新图景。
着眼于细节,补齐民生服务短板
百姓生活的幸福感藏在无数的细节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正是着眼于细节,对民生服务短板进行查漏补缺。
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早餐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药店、照相文印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快递点……在暖山国际城社区,记者发现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各式便民店铺,在15分钟的步行距离内,居民生活所需一应俱全。“目前,我们社区设有菜市场、餐饮、连锁超市、‘小修小补’等商户,并集纳医疗服务、活动健身等便民服务设施,以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需求。”暖山国际城社区负责人董逊告诉记者。
一手抓基本保障类业态,一手抓品质提升类业态。“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过程中,我们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特点,优先配齐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14类基本保障类业态。同时鼓励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根据社区发展基础和居民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提升最迫切需要的特色餐饮、运动健身、保健养生、新式书店、教育培训、休闲娱乐、老年康护、幼儿托管等8类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市商务局商贸流通科科长张征云说。
关注“一老一小”生活需求,提高社区智慧化水平
服务好“一老一小”,做好老年康护和幼儿托管,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公共服务体系,才能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
“以前在家里总担心给儿女添麻烦,现在来了医养中心,不仅有专人照顾,而且还能和老年朋友一起唱唱戏、聊聊天,感觉很踏实满足。”在莱山区台湾村便民生活圈内的城发榆悦医养中心,这是大多数老人的心声。烟台鼓励有条件的生活圈建设改造服务老年人及特殊群体的无障碍服务设施,打造社区服务中心,配置社区医疗服务站、幼儿寄托所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卫生、托育、养老、文化娱乐等服务,把一刻钟生活圈建成社区居民的“幸福圈”。
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关键一环。在烟台,振华量贩携手美团外卖以“互联网+零售+外卖”的模式发展线上超市,家家悦联合“京东到家”打造“线下社区店+线上社区+线上社交”的社区团购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消费舒适度。
“一方面,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依托实体店面,融合‘现场体验、在线下单、便捷支付、末端配送’等功能。同时推动智能快件箱、智能回收设施等进社区,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打造智慧社区生活服务网络,引导连锁零售企业自建或引进第三方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商品管理系统、网上订单等。”张征云说。
当下,烟台正着手推进2023年度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工作,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三年提升行动,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惠及更多百姓生活,让“烟火气”在百姓的家门口不断升腾。
YMG全媒体记者 衣玉林通讯员 郑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