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HJT电池降本关键材料!光伏银浆未来需求量近5000吨,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
财联社1月7日讯(编辑 旭日) 光伏作为高度内卷的行业,电池技术领域更是竞争激烈。机构认为,N型电池(代表路线TOPCon、HJT)相较于目前主流的P型电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技术路线,而N型电池对银浆的单位用量更高。
东北证券曾智勤研报中表示, 随着N型电池产业化并提升渗透率,银浆需求增速或将高于光伏行业整体增速,尤其是受益技术迭代的TOPCon银浆和HJT低温银浆 。
招商证券游家训12月15日研报中表示,光伏银浆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印刷在太阳能电池硅基表面的导电浆料。浆料对电池片提效影响很大, 与浆料相关的电池提效要点中,降低TOPCon发射极复合、降低遮挡、降低正面复合共计可提效1.42个百分点 。
(相关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光伏银浆是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金属电极的关键材料,其产品性能和对应的电极制备工艺直接关系着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 根据位置及功能的不同,光伏银浆可分为正面银浆和背面银浆 。
按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分类,光伏银浆可分为高温银浆及低温银浆 。目前P型电池及N型TOPCon电池主要使用高温银浆,而HJT电池则由于非晶硅薄膜含氢量较高等特有属性,要求生产环节温度不得超过250℃,因此,HJT电池的发展与低温银浆的技术、生产成本等因素息息相关。
根据CPIA,2020年全球和中国光伏银浆需求分别为2990吨和2467吨,2016-2020年需求CAGR分别为6.4%和11.7%。根据苏州固锝的测算, 预计中国光伏银浆市场容量将由2021年的3538吨增长至2024年的4911吨,2021-2024年的CAGR为11.6% 。
根据 CPIA统计, 2020年全球光伏银浆TOP5企业分别为德国贺利氏、聚和股份、帝科股份、台湾硕禾和韩国三星SDI 。其中,聚和股份和帝科股份市占率分别为20%和12%。另外,苏州固锝和匡宇科技市占率分别为5%和4%。
国内方面,随着国产浆料企业与本土电池企业的紧密合作,国产替代步伐提速。根据CPIA的调研数据,国产正面银浆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的5%左右上升至2020年的50%左右, 预计2021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5%。背面银浆的技术难度低于正面银浆,目前背面银浆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
李超研报中表示,根据聚和股份、帝科股份和苏州晶银(苏州固锝全资子公司)2020年的正面银浆销量,测算出聚和股份、 帝科股份和苏州晶银在正面银浆领域的全球市占率分别为23.4%、15.4%和7.2%,按照50%的国产化率推算,国内正面银浆行业CR3高达92% 。目前国内领先的银浆企业都在布局N型电池银浆解决方案,预计未来的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
银浆产业链包括银粉生产(白银现货—银粉)环节,其他辅材(玻璃粉—树脂)环节和银浆加工环节。其中, 银粉对于光伏银浆的产品性能至关重要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超过9成,毫无疑问是光伏银浆产业链上最核心的环节 。
由于高质量的银粉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全球高品质银粉供应商相对集中,主要包括日本DOWA、美国AMES等,国产银粉在整体性能上仍与DOWA银粉仍存在一定差距。 国内涉及的上市公司有博迁新材、贵研铂业等 。
值得一提的是,银粉由于价值量较大,光伏产业厂商均积极寻求降低银粉用量的方法,在材料端, 最具应用潜力的是银包铜技术 。银包铜技术是在铜表面引入均匀厚度银膜,所得核壳结构银包铜粉不仅具备原有金属铜核的物理与化学性能,还具有银镀层优良的金属特性, 使用银包铜粉可减少银粉用量,显著降低成本 。
银包铜主要标的公司有日本KE、华晟新能源、迈为股份、金刚光伏和博迁新材等 。
游家训研报中指出,因技术门槛高且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浆料行业很少有新玩家。随着TOPCon加速推广,预计行业空间与盈利能力可能都会加速提升。头部浆料企业对各种材料的理解及协调能力可能更强, 建议关注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锝、匡宇科技等 。